“自从小区安上充电桩后,我再也不用大老远跑到外面的充电站,这样的服务着实方便又快捷。”近日,佳源一号小区业主童先生告诉记者,自从小区安上充电桩之后,打开手机“特来电”App设置一下充电时间,晚上10点可以利用谷电时间,到第2天早上7点,就能满格完成充电,省心、省时又省钱。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迅猛发展,配套充电基础设施设置总量不够、覆盖面不足等问题已成了新能源车主们共同的烦恼。
为贯彻落实省纪委省监委关于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专项治理工作部署,有效解决“新能源汽车充电难”问题,今年以来,市发改局联合各相关部门,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为目标,通过深入调研、政策制定、部门合力、广泛宣传等措施不断推进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基本实现辖区内充电网络全覆盖,逐步形成了布局合理、便捷高效的充电服务体系。
持续完善公共充电站桩便民服务体系
涵盖范围更广、服务半径更小、运营质量更高……瞄准2025年城市核心区域公共充电服务半径不超过1公里、郊区充电服务半径不超过2公里、乡镇站点覆盖率100%的目标,今年以来,我市正加速建设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
在太平街道锦屏公园东区停车场,当地光储充”微电网充电站可以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通过“以光养桩”,实现新能源、储能、智能充电互相协调支撑。充电站设有17个充电桩,其中2个充电桩集充、放电功能于一体,电动汽车既能在充电桩上进行充电,也能对充电桩所连接的电网进行放电。作为台州首个“光储充”一体化充电站,自今年1月投入运营以来,也帮助了不少市民群众解决了充电难题。“充电桩上都贴有二维码,扫码即可启用,而且旁边还有休息室提供,服务都很周到。”市民吴女士说道。
“光储充”微电网充电站的顺利运行,也正是当下我市有力推进新能源汽车充电难专项治理的缩影之一。截至今年10月底,我市共建设充电站182个(包含光储充放电智能示范站、公共快充站、公共慢充站等),建成充电桩数量1655个(其中快充823个、慢充832个),项目总投资达1.17亿元,位居台州前列。其中,2022年度全市新建公共领域充电站69个,新建公共领域充电桩600个,新建充电桩数量及占比均为台州第一。
分类有序推进新能源汽车充电站建设
结合当前我市实际和发展条件,我市计划至2025年,基本建成“适度超前、车桩相宜、智能高效”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从源头上为绿色出行做好服务保障。
为提升充电服务保障能力,打通新能源汽车应用“最后一公里”,助力绿色出行,目前我市将新能源充电桩建设工作纳入民生实事项目,在对全市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进行全面摸底的基础上,将充电设施规划与我市配电网规划、城市发展规划、路政规划等协调统一,科学编制出台《温岭市“十四五”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布局规划》,并建立工作专班,加强顶层设计,开展充电难问题专项治理,不断推进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如今,我市已基本实现辖区内充电网络全覆盖,逐步形成布局合理、便捷高效的充电服务体系。
“我们将突出重点、全力攻坚,进一步提升电动汽车充换电服务保障能力,推进全市专项治理工作取得成效,确保圆满完成各项目标任务。”市发改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市将按照“优化分布、适度超前、安全可靠”的原则,统一标准、统一规范,合理布局建设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做到将充电设施规划与我市配电网规划、城市发展规划、路政规划等规划协调统一,按照“桩站先行”的要求,根据规划确定的规模和布局,分类有序推进新能源汽车充电站建设。
注:本站发布的内容如有侵权您的利益,还望告知我们会第一时间处理!